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行家谈相声系列之三:“师徒相承——回眸相声人物”

  

嘉宾即兴点评精华

  【在线嘉宾:常祥霖】(线上点评一:点评唐杰忠先生回答观众打分过低的问题)感觉唐杰忠先生应当是认真的,他的标准其实是很严格的。但是现场的判断不一定很客观,如果能够在预先演出的时候感觉一下,而后加以讨论,应该可以弥补这个遗憾。如果打分高了,很可能后来有控制不住的情况。相声的评分应当有科学的分析,如内容的表达,、语言功夫、语气使用、表情手势的使用、两人的配合、笑料的组成、包袱的尺寸等等,都应当有区别。观众的感觉要顾及,但究竟多少分是科学的,值得研究。这一次的评分标准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处理。我希望相声的评分讲究科学性,过于简单,在现场打分中似乎会留下遗憾。尤其得到不公平裁判的演员,可能会深深的受到伤害。

  【在线嘉宾:常祥霖】(线上点评二:)相声的观众是什么样子呢? 目前,相声的观众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尝试性观众,大多是成长于流行文化背景之中的青少年,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接触相声,偶尔听好了,感兴趣,就喜欢上了;听不好,也就丢开了。第二类是欣赏性的观众,这是相声的基本观众,他们比较内行,演员一开口,什么流派的,什么特色,他们都心知肚明,甚至对相声的酷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第三类是研究性观众,主要指学者和领导们,他们是带有一定目的去看的,他们的意见对相声的发展能够产生极大影响,当然,如果发表了不符合艺术规律的见解,这种影响也可能是负面的。要维持住基本观众,争取尝试性观众,谨慎对待研究性观众,是相声界力争达到的目标。但是,总体上看,相声的观众正在分散,现状不容乐观。近年来,相声艺术受到广泛的关注,各界对相声的发展给予关心。但相声滞后于创作,没有思想艺术质量俱佳的作品,所以发展相声艺术的根本问题是要提高相声文学的品味与相声文学的质量。

  【在线嘉宾:常祥霖】(线上点评三:)还相声艺术本色,请观众回归剧场。相声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所谓“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正是属于地道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相声艺术家努力追踪时代的步伐,努力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娱乐需求。但是,由于传播媒介和演出市场的猛烈冲击,不少相声节目,已经失去艺术本色,这一点是需要改进的。

  【在线嘉宾:常祥霖】(线上终评:)看了三场演出,使我感觉非常兴奋,大赛组织的好,主持人表现的好,幽默、亲切。通过组织大赛,中央电视台组织活动的能力和水平也更加成熟。尤其是网上点评,使相声走向无限的空间,我有幸参加这次活动,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艺术经。感谢央视国际网站,为我创造了一次和网友交流相声艺术,研究相声艺术的机会。正如许多网友评价的那样,这一次相声大赛比去年的整体质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又一批相声新人涌现出来,又一批新作得到展现。这应当感谢中央电视台,他们本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精心组织了这次大赛,为更多的相声新人搭建了展现才华的平台。这是建设中国先进文化,弘扬民族艺术的具体表现,我们为此表示敬意。这次大赛让人感动是,无论演出还是作品,使人感觉相声的创作已经有了自觉的艺术责任感,注意反映今天的社会生活,反映在现代化建设中,在强烈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思考、困惑、和奋斗,听了这些相声,我们犹如听到一曲今天时代颂歌,一个一个包袱好像颂歌今天人们精神风貌的诗篇,让人振奋。



<<上一页下一页>>
第9页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