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五年风云人物

韩志国

央视国际 2004年05月14日 10:59

  韩志国,北京邦和财富研究所所长,知名学者,2001年股市大辩论重要参与者,国有股减持和全流通方案设计者之一。经济学家、教授、北京邦和财富研究所所长。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经济系,先后在国家计划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杂志社和《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从事研究工作与领导工作。1991年下海,现任多家投资公司与控股公司的董事长。是中国股份经济与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其产权制度改革理论在八十年代曾产生重大影响。主要著作有:《韩志国选集(1--4卷)》,《大转折时期的中国股市》、《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缺陷》、《资本正在叩开中国大门——韩志国访谈录》等多部,并出版有《采集者——韩志国诗选》。

  记者:我想问流通股股东长期以来是相对独立的个体,是不是可以在相应的对流通股股东进行补偿呢?

  韩志国:我从来不用补偿这个提法,因为补偿这个提法容易产生误解。按照我的方案以净资产为轴心进行全流通定价,非流通股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利益。流通股也已经支付了巨大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认为是对流通股的补偿,那么于情于理都说不通。

  记者:在股权分裂问题解决之前,目前市场还在发行新股,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是否因此暂停新股的发行。

  韩志国:我认为暂停新股的发行很难很难,最关键的问题不在于新股的发行和上市。而在于不再人为的增加非流通股数量和比重。如果非流通股在上市时,能够按照发行价格和净资产的比重进行缩股,从而使非流通股在上市的环节上就变成流通股,并且在一定的锁定期后上市流通,那么新股的发行和上市就不但不会成为市场的利空因素,反而可以在定价环节倒逼全流通。

  记者:全流通的过程中最困难的一关是什么?如何解决?

  韩志国:最困难是定价原则和议决方式的确定。特别是定价问题,一定要走出高价的思维和方式。切实把保护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作为全流通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作为方案确定和实施的重中之重。

  记者:市场曾经有传闻说国有股减持将以资产净值定价,你评价一下这种方式的可行性。

  韩志国:我认为这是市场各方能够接受的惟一方式,也是能够确保全流通方案平稳实施和成功落地的惟一选择。从市场对于这个方案的反映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点。希望管理层和有关的决策者,能够注意到市场预期的这个重要特征。

  记者:请您谈谈对2004年中国股市的走势的看法?

  韩志国:从今天讨论的情况,市场的全流通问题已经基本形成了共识。而且在大的框架上也有了相当多的共同语言。从近一段时间管理层的表态和今天中国证监会有关官员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到,决策者的思路与市场的思路已经越来越接近,这使得我们能够对全流通问题抱有期待。如果全流通问题能够有效解决,并且得到市场的认同,那么我认为中国股市的新一轮牛市就完全可以预期。

(编辑:水晶石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