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名总台电视人,我一直奋战在业务一线,始终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经过近30年的党性锻炼,我深刻认识到,“四好”党员不仅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我始终坚信:唯有扎根岗位、践行初心,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嘱托。
近年来,在总台党组的带领下,华语中心党委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风气持续向上向好,干事创业的氛围也更加浓厚,激励包括我在内的每一位华语人踔厉奋发、砥砺前行,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完美”的工作精神,创作出一部部具有华语特色的精品力作,生动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展现总台人的使命担当。
以思想为舵,牢记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作为党员,我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带领团队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重要论述、重要指示中找启迪、找思路、找答案,力求让每部作品都成为传递党的声音、精准凝聚思想共识的重要载体,切实将党的主张转化为群众可感可知的精神力量。
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我担任纪录片《绝笔》总导演。当时疫情形势严峻,采访拍摄受阻,而距离播出的时间不足一个月。为了让字字滚烫的英烈绝笔如期呈现在观众眼前,我和团队鼓足信心、打破常规、攻坚克难。我们从字里行间深挖革命先烈向死而生、初心不改的理想信念,以创新的视听语言刻画共产党人铁骨铮铮、有血有肉的生动群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绝笔》的制作过程更像是重温一堂堂生动的党史课:无数共产党员为了追求革命信仰慷慨明志,从容赴死,把生的希望留给后人,写下一封封令人动容、传颂至今的绝笔信。那些凝结着信仰和精神力量的文字,时时激励着我们在机房里忘我奋战,20多天里,我们全情投入、不舍昼夜。每个人的眼神中虽有疲惫,但更多的是“不负嘱托、使命必达”的坚定。节目播出后好评如潮,相关话题3天内阅读量超2.7亿、登上微博热搜,总台还专门召开创作座谈会复盘创作经验。此后,《绝笔》系列成为总台每年清明期间的“保留”节目,让党史学习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浸润人心。
△2021年3月凌晨三点的机房,团队加班制作《绝笔》
近年来,我和团队坚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寻找选题,讲好中国故事。2023年恰逢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我担纲总导演摄制的纪录片《“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名片》以国际化视野生动展现大国担当;在高质量完成《共和国符号》制作并获总台年度优秀节目一等奖后,又策划推出10集纪录片《共同的符号》,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4年聚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我带领团队推出《长江十年禁渔》《共治一江水》,详实记录生态保护的“中国答卷”;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带队制作纪录片《受降》,深刻彰显伟大胜利背后的中流砥柱作用……坚定履行政治使命,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决捍卫舆论阵地,是我作为一名党员始终坚守的责任担当。
△2022年7月在天安门广场全天候拍摄《共和国符号》
以实干为帆,爱岗敬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从事什么劳动,都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爱岗敬业从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心怀热爱,深耕钻研,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敢于挺身而出。
2023年是美国费城交响乐团访华50周年,我带领栏目组制作纪录片《跨越太平洋的演奏》。从获悉习近平主席复信费城交响乐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思艺的消息,到完成两集有分量、有温度、有反响的纪录片创作,我们仅用一周的时间。当时,我带领团队连夜进行节目策划与素材挖掘,快速与中国交响乐团建立合作;同时迅速整合团队资源,调度制作力量,最终实现“48小时内于多地采访拍摄多位亲历者”的目标,并挖掘出大量珍贵史料。
短时间内“急行军”,依旧得走出扎实的步子;和时间赛跑,也能平衡好“时度效”。我们用新闻的速度、纪录片的水准,磨炼出面对难题的高效解法,更积累了“啃硬骨头”的实战经验。
今年5月,接到上级要求“创作一部有关歼-10飞机的片子”的紧急部署时,我正乘高铁出差返京。凭借此前的历练,我迅速响应,当即召开线上策划会,带领团队连夜设计方案,随后便一头扎进机房开始连轴转。从史料挖掘、专家采访,到文稿打磨、镜头剪辑,团队成员齐头并进、默契协作,用不到一周时间完成两集《歼-10传奇》。节目不仅及时回应了社会关切,更激发起强烈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广受好评。有观众在微博留言:“CCTV4的《国家记忆 歼-10传奇》,一边看一边流泪,我们走到现在真的太不容易了,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这份朴素的心愿,正是我们制作节目的初衷和信念——历史记忆若不能引发观众共鸣、触动人心灵,便是失败的。一直以来,我始终要求自己和团队:要带着温度做历史。而每次看到这样的反馈,都觉得所有辛苦和付出皆有价值。
△节目策划会
△集体改稿
《国家记忆》每年承担200多期的节目播出量,这种“硬仗”我们打了太多:从策划、前采到审片、播出,我总是在忙——因为岗位就是战场,党员必须冲锋在前。深耕行业多年,创下不少佳绩:三年斩获三个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医道无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获得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一等奖,栏目荣获中国新闻奖名专栏一等奖,更成为全国晚间黄金档收视最高的专题纪录类节目。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团队的执着追求,是50多度高温下,我们穿纸尿裤工作的付出,是披星戴月往前冲的努力,是胳膊大腿被阳光晒上清晰分界线的印记,更是我们践行“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总台担当的生动体现。
△指导嘉宾录制节目
△节目录制后与团队合影
以党建引领,凝聚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独行快,众行远。作为团队带头人,我始终把培养年轻人、建设风清气正的队伍放在心上。我通过“以做带学”、“党员一帮一”结对子、以党建引领业务等方法,向年轻编导宣传党的政治理论;同时在业务创作中,我常告诉年轻人:“历史不是故纸堆里的冰冷符号,而是民族血脉的炽热流淌”,引导大家创作出有深度、有温度的优秀节目。作为栏目党小组负责人,我自觉树牢全局观念、大局意识和廉政意识:工作中坚持“一碗水端平”,生活上关心爱护团队的每一名成员。我深知,党员的作风品行就体现在这些细节里,唯有以身作则,才能带好队伍,凝聚力量。
从业三十余载,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党员的初心。未来,我将继续以“四好”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带领团队创作出更多有温度、有力量的作品,在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书写总台人的责任与担当。
△全国优秀纪录片颁奖现场
作者: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国家记忆》栏目制片人 赵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