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
|
|
 |
|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巍巍太行山与山西接壤,南临滔滔黄河水与郑州、洛阳隔河相望,焦新(乡)、焦太(原)、焦枝(城)、焦侯(马)4条铁路在此交汇,公路四通八达,程控电话遍布城乡,是一座美丽富饶、快速崛起的新兴工业城市。焦作历史悠久,是我市较早出现人类活动的地区之一,东周时即为京畿之地,汉代为河内郡、唐代以后为怀州、怀孟路、怀庆府,现辖沁阳、孟州二市,温县、博爱、武陟、修武四县,解放、山阳、中站、马村四城区,面积4071平方公里,人口318万。 焦作人杰地灵,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曾涌现出了司马懿、韩愈、李商隐、朱载堉等历史名人。发祥于焦作的陈氏太极拳,早已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焦作是全国闻名的粮食高产区,所辖六县(市)目前已全部成为全国夏粮达标县,1998年实现了创夏粮亩产千斤的目标,并成为我国北方第一个吨粮市。这里生产的山药、地黄、牛膝、菊花“四大怀药”中外驰名。在这肥沃的土地上,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探明的有20多种,总储量达200亿吨;水资源总储量达35亿立方米;旅游景点星罗密布,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坛等风景名胜令人留连忘返,尤其是云台山大瀑布,一级落差310米,位居中华之冠。 焦作已成为我国中西部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焦作人民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农业三大优势,把昔日的矿区小城镇建设成为一座以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机械、轻纺、食品为主综合发展的新兴工业城市。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达250.8亿元,15大类,200多个品种出口到60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焦作市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和农民奔小康的生力军,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玻璃钢、机械电器、陶瓷建材、化工原料、服装制鞋、皮毛皮革、矿产开发、农副产品加工、交通运输和饮食服务等十大行业为主,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这里有全国的玻璃钢生产基地、有国内四大基地之一的温县凉鞋生产基地,有驰名中外的修武粮机制造业有在全省占居很大份额的皮毛、皮革、造纸和饮食业。有三家企业已进入全国乡镇企业500强,沁阳市也跨入了全国乡镇企业百强县(市)行列。乡镇企业的大发展促进了全市经济的突飞猛进,目前,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已跃居全省第二全市农村社会综合实力雄居全省第一,被誉为中西部地区经济的“隆起带”和“支撑点”。 焦作经济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经济界人士的重视和高度评价,江泽民同志视察焦作市欣然题词勉励焦作市民“发挥优势,艰苦奋斗,振兴焦作”。朱镕基说“大自然偏爱焦作”;胡锦涛说“中西部有这样的典型,我是越看心里越敞亮”。费孝通更是由衷的感叹:“不到焦作不知中原之富”。 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和东西合作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实施以来,焦作市委、市政府和所辖各县(市)都相继出台了一些鼓励和支持乡镇企业东西合作以及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合作伙伴纷至沓来,商贾云集,再次掀起了海内外各界人士争相来焦作投资办企业,寻求大发展的新高潮。 | |
|
|
 |
 |
|